①智元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彭志輝攜智元靈犀X2、精靈G1等核心機器人產品與場景算法參加調研交流。 ②人形機器人是未來最有希望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物理形態,智元機器人把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融合,讓機器人擁有了“大腦”,帶動零部件產業鏈能力的提升,生產從實驗室手工生產升級為工廠規模化量產。
《科創板日報》4月30日訊(記者 陳美) 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強調,上海承擔著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要搶抓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智元機器人聯合創始人&CTO彭志輝攜智元靈犀X2、精靈G1、遠征A2等核心機器人產品與場景算法參加了調研交流。
面對總書記的調研, 彭志輝表示:“作為一名具身智能行業的從業者,感受到了總書記對行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切關懷,內心感到非常激動、溫暖。”
“智元非常重視AI能力的發展,在今年三月發布了首個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智元啟元大模型(GO-1),同時自去年12月至今,已經發布了多個開源數據集和開源工具,希望借此進一步全面降低具身智能開發門檻。智元將持續推動具身智能行業‘AI+本體’的全棧技術發展,從產品、技術、生態多方面來共同推動行業發展,提升中國具身智能的全球競爭力。”
彭志輝表示,人形機器人作為最復雜的機器人系統,是未來最有希望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物理形態,也是這兩年國際科技領域競爭的熱點。
“智元機器人把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融合創新,讓機器人擁有了‘大腦’,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自立自強。還帶動了零部件產業鏈能力的提升,生產從實驗室手工生產升級為工廠規模化量產,整體降本提效進步明顯。”
以關節技術舉例,彭志輝介紹稱,關節直接影響機器人的運動性能,相比于兩年前,其峰值性能提升了一倍,國產化率達100%;靈巧手也從11個自由度,提升到20個自由度,能模仿人手的高級運動功能,具備初步感知能力。
依托技術和產業鏈的進步,以應用為導向,機器人正積極融入各類生產生活的場景。
在作業能力方面,智元精靈可以進行垃圾分類。它的大腦是國內首個具身智能大模型,自主研發,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它會利用人類動作視頻來學習,已經學會了一些基本技能,比如自主擦桌子、倒茶、疊衣服等。當機器人手的應用范圍擴大后,它能做的事情更多,未來會成為居家、養老、辦公的好幫手。
工業場景上,“大腦”研發出來后,可以一腦多形部署在設備上,賦能傳統行業,比如這個機械臂正在進行工業儀表盤裝配。它通過強化學習算法,僅憑少量人類示范和自動試錯,在1-2小時內學就能會復雜技能,包括像這樣精密裝配需要雙臂協調的動態作業。目前汽車工業有 80%實現了自動化,剩下的部分傳統自動化替代不了,要靠“具身大腦”驅動的機器人來完成。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政策利好的同時,具身智能技術也迎來全面突破。一方面,大模型技術的發展為具身智能注入“通用認知能力”。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的提出,使得機器人實現從“單任務編程”到“自主環境感知-決策-執行”的跨越,任務泛化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突破推動供應鏈體系的逐步完善和機器人本體成本的持續下降,全面提升機器人的國產化水平和全球競爭力。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