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家紐約法院本周作出判決,要求阿根廷政府向前股東移交國家石油公司51%的股權; ②對于嚴重缺乏外匯的阿根廷而言,國家石油公司堪稱米萊政府的支柱資產; ③阿根廷總統米萊回應稱,將通過法律手段捍衛阿根廷利益。
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史正丞)正忙著深度轉變阿根廷經濟的米萊政府,因為美國法院的一紙判決書重回市場焦點。
據央視新聞報道,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普雷斯卡周一作出裁決,阿根廷政府需要向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YPF)的兩位前小股東移交51%股權,作為2012年國有化賠償的一部分。根據法庭文件,阿根廷必須在14天內將相關股份存入紐約梅隆銀行指定的托管賬戶。
這一裁決源自于2023年同一位法官作出的判決:因在2012年國有化國家石油公司期間未對少數股東進行要約收購,普雷斯卡判定阿根廷需要向少數股東支付約160億美元的賠償。目前這項索賠連本帶利已經超過170億美元,并以每日利息250萬美元的速度增長。
法官指出,之所以這起糾紛能歸屬紐約法院管轄,部分原因是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受此消息影響,YPF美股周一下跌5.64%,總市值僅有123億美元。自米萊2023年贏得總統大選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后,YPF的股價已經上漲逾兩倍。
與此同時,推動這場官司的訴訟融資巨頭Burford資本周一漲超20%。Burford資本對阿根廷政府的訴訟始于2015年,這家訴訟資本集團收購了兩家前YPF少數股東彼得森能源公司和伊頓公園資本公司的訴訟權。此前報道顯示,在160億美元的賠償金中,Burford的份額為60億美元。
米萊誓言上訴
面對美國法院的判決,阿根廷總統米萊將這一結果歸咎于前經濟部長阿克塞爾·基西略夫。這位當年主導YPF國有化案的官員,如今也是米萊的政治對手。
米萊也強調,阿根廷政府將通過一切應有的法律途徑上訴,以捍衛國家利益。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剛走出嚴重經濟危機的阿根廷,顯然無力支付上百億美元的賠償金。但美國法院強制轉讓阿根廷國有石油公司的多數股權,也對阿根廷主權形成挑戰,因此執行前景同樣存疑。跨國司法實踐中,一國對另一國法律和政府決定的尊重也被稱為國際禮讓原則。
上一屆美國政府的司法部曾于2024年11月提交利益聲明書,要求普雷斯卡法官不要批準原告轉讓股份的請求,理由是該裁決將侵犯阿根廷的主權豁免權。
在判決書中,普雷斯卡法官寫道:“阿根廷要求本院予以禮讓,卻同時拒絕采取任何行動來履行法院未暫緩執行的判決......禮讓不是單行道。”
對于嚴重缺乏外匯的阿根廷而言,YPF不僅是該國主要的石油出口企業,也是米萊政府的經濟支柱。YPF在2024年實現近24億美元的凈利潤,較前一年虧損13億美元大幅扭虧為盈。對于阿根廷政府而言,石油公司的收益也是彌補財政疲軟狀況的希望。
雖然阿根廷無力支付百億美元的賠償金,但這一系列裁決的意圖正是迫使試圖重回國際金融市場的阿根廷進行談判。
阿根廷政府曾與美國對沖基金埃利奧特管理公司進行過一場長達15年的法律斗爭,那場交鋒同樣發生在紐約法院,最終在2016年以24億美元和解告終。
在與埃利奧特的對峙中,阿根廷通過將資產轉移至美國司法管轄范圍外來規避判決執行。埃利奧特曾試圖在加納港口扣押阿根廷軍艦,以及尋求扣押阿根廷存放在紐約聯儲的美元儲備,但均以失敗告終。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