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IMF調高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同時將中國2025年的增長率預期較4月報告大幅上調了0.8個百分點; ②IMF也警告稱,目前全球經濟仍較為脆弱,恢復信心并提高可預見性和可持續性仍是關鍵優先事項; ②IMF同時強調,貿易談判的目標應是減少貿易和投資壁壘,而非對第三方增加壁壘。
財聯社7月29日訊(編輯 史正丞)北京時間周二晚21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題為《持續不確定性下的脆弱韌性》(Tenuous Resilience amid Persistent Uncertainty)的7月世界經濟展望更新。
在上調全球經濟增速展望的同時,IMF也警告稱目前全球經濟仍較為脆弱,呼吁通過貿易談判促成一個可預測的框架并降低關稅,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寶貴的信心、可預測性和可持續性。
綜合央視新聞、第一財經等媒體報道,IMF預計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0%和3.1%,分別較4月的預測調高了0.2和0.1個百分點。需要強調的是,即便有所上調,2025年的全球經濟增速仍要慢于去年的3.3%,反映美國關稅對全球經濟的拖累。
主要經濟體方面,IMF將中國2025年的增長率較4月預期上調了0.8個百分點,達到4.8%。調整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反映2025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活動強于預期,且中美實際關稅仍比4月預期的低很多。與此同時,盡管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但被對其他國家的強勁銷售所抵消。受到財政措施的支持,消費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在最新報告中,IMF對美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展望為1.9%和2%。而歐元區近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也上調至1%和1.2%。需要指出的是,這份報告并未涉及歐美之間初步達成的貿易協議,美國將對幾乎所有歐洲進口商品征收15%的關稅,勢將對雙邊經濟都造成拖累。
報告同時指出,受到關稅影響,預計美國通脹將在2026年仍高于2%的目標。
IMF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爾·古蘭沙解讀稱:“盡管貿易沖擊最終可能沒有最初擔心得那么嚴重,但其規模依然可觀,而且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這正在損害全球經濟,當前的貿易環境仍然岌岌可危。”
報告指出,全球增長預計將放緩,因貿易相關扭曲帶來的明顯韌性正在減弱。即使關稅水平相較基線假設保持不變,且未引入新的保護主義措施,持續高企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也可能開始對經濟活動產生更大影響。
IMF呼吁,各國應通過務實合作來減少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同時貿易談判的目標應是減少貿易和投資壁壘,而非對第三方增加壁壘,以免加劇與其他貿易伙伴的緊張關系。
在本周即將舉行美聯儲議息會議的節骨眼上,IMF還特別強調,模糊且多變的環境需要央行發出明確且一致的信息,并保護央行獨立性,這不僅體現在法律層面,更體現在實際操作中。對于近期屢屢遭到施壓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而言,這一評論相當應景。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